如何平衡医学事业和陪伴孩子,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个难题。孩子们的童言稚语透露着对医生职业的崇拜,更包含着对爸爸妈妈的理解——
有这样一群小朋友,他们比同龄人更早了解医院,ICU、CCU、心电监护、急诊介入、门诊、查房、连台手术,这些词他们耳熟能详。医院的食堂、图书馆、值班室在哪里,他们就像对家里的每间房一样了如指掌。他们,就是“医二代”。第二届医师节之际,我们走进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带大家一起看看“医小宝”眼中的爸妈。
在家里只有跟奶奶和妹妹一起
“我的妈妈是医生,她每天都很忙,很少陪我,有时候在家里只有我跟奶奶和妹妹一起,爸爸比妈妈陪我的时间还要少。”今年才6岁的朱奕萱,妈妈是六院ICU(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爸爸是普外科医生。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很少有时间陪伴她,最高兴的就是今年暑假,妈妈的医院办了职工子女暑托班,小奕萱得以每天跟着妈妈一起去上班。虽然中间的一整天时间都在暑托班里,但能天天和妈妈一起上下班,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我真高兴,能天天和妈妈在一起。长大了想当博士,像我爸爸一样开刀。”显然,父母对于医学事业的奉献和投入已经在小奕萱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种子,她立志要做一名拿手术刀救死扶伤的医生。
妈妈心语:
“我们夫妻双方都是医生,工作比较忙,对家庭关照很少,双方父母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和包容。我们科室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病情重、生活不能自理,救活了他们等于给了更多家庭团圆的幸福。因而,我们要更有责任感,更有担当,成为病人和兄弟科室的坚强后盾,希望在我们的守护下患者们都能病情稳定,早日康复,走出医院,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成就感。在小孩方面,我们不能给她们姐妹俩更长时间的陪伴,但是希望我们能够积极进取,以身作则,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祖国强大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单位,我们要做好每个人的本职工作,尽一份微薄之力,聚萤火之光,照前进之路!”杨帆说。
10岁的杜禹涵:
爸爸妈妈在做很重要的事情,我能理解他们
“我的妈妈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爸爸是医务科的,他们每天工作都很忙,很早就去上班了,晚上在家经常接到电话就要赶到医院去,有一些急事和做手术。”作为一个可以说在医院长大的孩子,杜禹涵从小见惯了穿白大褂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步履匆匆地走来走去。因为独立久了,小小的杜禹涵显得比同龄的孩子要“少年老成”,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都有着超乎同龄孩子的成熟和敏捷。“我喜欢爸爸妈妈带我去图书馆看书,可惜次数太少了。有一天妈妈很晚才回家,回家时妈妈很高兴的样子,我问妈妈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妈妈说抢救了一名阿姨,把她救活了。我听了也真高兴啊,为我的妈妈感到自豪。我想我的爸爸妈妈在做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在帮助很多很多的病人,所以我心里能理解他们。”
爸妈心语:
“2005年毕业,一晃都工作14年了。妇产科有着特殊性,尤其是产科,风险大,压力大,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防止随时可能有意外状况,我们科室的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休息天。有时候接生孩子,当把小宝宝抱在手里的那一刻,有那么几次会突然想到我儿子,也是这么可爱地降临,也曾想过要好好陪伴他的每一点一滴成长,但……很抱歉!”提及孩子,韩亚琴顿了顿,忍不住凝噎,“经常忙起来就身不由己,所以我也很难过,觉得很愧对孩子。没想过自己有多么伟大,医生当以职业为先,只是在平凡的岗位,用心做些平凡的事,希望自己能够给别人带来温暖、希望和感动。”
“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其实静下来想想,是给他们的陪伴太少了。看到难得回去时父母欣喜的眼神,听见孩子暑期不能出去旅游的一丝抱怨,我们心里是有一些愧疚的。毕业工作十多年,我们夫妻俩,一个是医务管理者,一个是妇产科医生,身不由己,但从没有后悔走上从医之路。希望我们的这份坚持和认真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也希望全社会能给我们医务人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杜乌林说。
8岁的花金宇:
希望爸爸开学了可以早点来接我
“我爸爸是中医科医生,给病人做针灸和拔罐,他工作很忙,有时候很晚来接我。小的时候我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爸爸有时候周末才回来看我,有时候周末也来不了。”对于8岁的花金宇来说,他的童年是在乡下爷爷奶奶家长大的,最高兴的事就是盼着自己能快快长大,长大了可以到城里上学,天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爸爸还是很忙,下班回来了还要看很厚很厚的书到很晚很晚。他有高血压,有时候工作起来头特别疼,身体状态不太好,但是也坚持在工作,希望爸爸不要太累,要注意身体,也希望爸爸开学了可以早点来接我。”
爸爸心语:
“对于孩子,我心里很是愧疚。小金宇今年8岁了,我没有能好好陪伴他的童年。他的童年没有那么多彩,小时候没有上过任何兴趣班,因为没时间接送,爷爷奶奶也不会骑车,基本就只能自己玩,所以比同龄人更天真。争取今后能从有限的时间里多抽出时间来给家人,多些陪伴孩子的成长。”作为科主任,花佳佳爱钻研,能吃苦,技术好,加上有一颗为病人着想的心,口口相传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为了不耽误患者的工作和休息,他主动放弃休息,科室全年无休,还参编医学著作4本,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工作上付出的时间越多,意味着对家庭的照顾就越少。“作为医生不后悔,虽医路艰辛,但永不忘初心,会继续努力。希望自己是个温暖的医生,也希望患者能够理解我们。”
新闻链接:http://epaper.ntrb.com.cn/new/jhwb/html/2019-08/20/content_178364.htm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