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底的一天,医院办公室吴主任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医院一趟,说是有一位上海老人给我寄来一个包裹和一封信。这是怎么回事?我带着满腹疑虑赶到医院。
来到医院吴主任办公室,我打开包裹,里面有三盒松糕、三盒糖果,还有一面锦旗,锦旗上书“大爱无边,情深似海,妙手回春,生命不衰”,还有分别写给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我和黄向群医生的信。给我和黄向群医生的信里这样写道:
宋医生、黄向群妈妈:
我衷心感谢你们,在38年前,我在你们医院治病,得到你们多方的照顾和帮助,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没有你们出手相助和贵院的帮助,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在你们的精心治疗下,终于彻底根治了我的顽症,把我顺利地拉回到人间。我们全家在此再次感谢你们两位恩人。
祝二老康健、幸福、长寿!
落款是: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丰谷路,205弄13号603室,陈勇兴。
原来是他!读着来信,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三十八年前,那时南通市结核病防治院刚建立不久,一天,我在靖江孤山煤矿卫生所工作时的朋友刘志明,带着他的邻居来找我看病,他就是陈勇兴。刘志明同志原是孤山煤矿掘井连的一个干部,孤山煤矿停办后,他被分在南通油脂厂工作。当天陈勇兴约上他姐夫和刘志明,他们三人一起乘汽车来到南通,上午约十时到达医院。他们从医院大门进来,是两个人搀扶着陈勇兴进来的,那天恰好是黄向群医师门诊值班。当时陈勇兴感冒合并感染,发热、咳嗽很严重,加上长途乘车,昏昏沉沉,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像这样重的病人,医院当时没有条件收治。医院一九七二年开始组建,当时还在初建阶段,医疗条件、人员、设备都不全,技术水平跟不上,而且医院才从“结核病疗养院”改为“结核病防治院”不久,医院的宗旨是只收轻症肺结核病人。当时我正在门诊急诊观察室查看病人,对陈勇兴是收治,还是给予转院,下不了结论。如果收治,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如果不收,病人千里迢迢来南通,现在叫他们到哪里去?推出医院叫他们到南通附院是不可能的,一来附院床位紧张,没有预约,去了不一定能住下来,二来住院要先缴纳一大笔押金,陈勇兴是无论如何缴不起的。我与黄医师、方禹明医师商量后,决定冒点风险,先把病人收进观察室,马上进行抢救性治疗,再作各种必要的检查,开出病危通知单。我们向领导作了汇报,得到院领导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一定要挽救这位年轻的病患。
医护合力,三天两夜,经过采取对症、抗炎通气给氧、全身支持等治疗措施,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陈勇兴渐渐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那天下午,他感到肚子有点饿了,对护士说:“我肚子饿了,想喝点粥。”陈勇兴的叫饿声给门诊黄医生知道了,她很高兴,跑到陈勇兴床前,答应给他弄点稀粥喝。此时病房中饭已开过,黄向群医师到厨房里请厨师煮了一碗米粥,买了一只咸鸭蛋,亲自送到陈勇兴的病床前。
这是陈勇兴进院以来第一次用餐,大家感到很高兴。他的病情一天好似一天,不久他自己可以坐起来下床活动了,他大姐夫因事不能久留,回家了,陈勇兴在病友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可以自力更生地生活了。观察室不能久留,要办正式住院手续,需要先缴纳住院费,陈勇兴所带的钱已近用完,哪有钱再缴住院费。我了解情况后,去住院处,向会计室打招呼,给予照顾一下,先办住院手续,费用暂欠一下,每月分缴,等出院时再结算。这让当时的总账会计黄鹏翥同志为难了,这个同志平时原则性比较强,违反医院规章制度的事,他是坚决不做的,但经我再三说明情况后,他十分同情陈勇兴同志的处境,终于同意先住院看病,后分期付款,他笑着对我说:“好吧,特事特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陈勇兴同志住进坐南朝北向的简易平房里,我同方禹明医生商量,给他订出最佳治疗方案,既省钱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住院期间,陈勇兴同志得到病友张静秋等同志的大力帮助和照顾,病情恢复得比较快,四个多月后,病人肺部结核病灶明显缩小,炎症早已消失,痰结核杆菌检查已转阴,基本符合出院要求。为了节省开支,方医生同意陈勇兴同志出院回家休息,以后定期来医院复查。
出院后,陈勇兴为了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治疗,他决定到上海父亲身边去。他父亲在他住院期间,也几次到医院探望,带点钱来缴纳住院费和医药费。那时有政策规定,老工人退休,自己的子女可以顶替工作,陈勇兴的父亲当时已到退休年龄,厂里同意他退休给他儿子顶替,但要办体格检查等手续。
上海的体检结果,陈勇兴不合格,他的肺部结核病灶还不够稳定。他父亲厂里很照顾他们,将他父亲退休期限往后延长,等到陈勇兴的体检够得上顶替条件为止,这让他们父子俩高兴万分。
陈勇兴带了一笔从他父亲朋友那里借来的钱,从上海又来南通找我,想再继续住院,巩固治疗。住院处的同志实在有些为难,前帐还未还清,现在又要欠费住院,这是没有先例的。怎么办?我又到总帐会计那里去“说情”,他父亲厂里十分照顾他,我们也应该把好事做到底。再说了,陈勇兴不是没有经济来源,而且每月也有计划的按时还款,这次也带了一部分钱来的。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黄鹏翥同志终于同意陈勇兴办理了住院手续。第二次住院期间,老病友张静秋还是在药物上支持帮助他,一直到陈勇兴出院,这种病友之间的友谊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又经过四个多月的巩固治疗,陈勇兴的肺部病灶进一步吸收稳定,痰结核杆菌三次检查均未找到,符合出院条件,方禹明医生同意他出院,给他开了出院证明。出院后,陈勇兴便到他父亲所在服装厂,顺利地顶替了他父亲,参加了工作。陈勇兴同志是许多欠费病员中的一个,他诚信,爱国、坚守诺言,他工作后不久,终于还清了住院期间所欠的全部费用。
悠悠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陈勇兴念念不忘当年的救命恩人,总想着能当面亲自感谢他们,他千方百计打听到几经搬迁,已改名为“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原“南通市结核病防治院”,寄上锦旗、糖果、糕点和感谢信,终于完成迟到了三十八年的“感恩”。
看病治病本是医生的职责,为病人做了一点小事,就让病人记了一辈子,我既感到欣慰,又很忐忑不安——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陈勇兴同志隐藏在他心底三十八年的心愿今天总算了却了。他的故事犹如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部活生生的爱心话剧,非常感人。这部话剧的创作者是医护人员和病员,执行导演是医德和诚信,总导演是我们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剧本来,在医院这个大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更加精彩的话剧。
作者:宋 达(南通六院退休老医生,82岁)
二〇一四年八月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