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因此,它的救治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争分夺秒,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脑部损伤。
近日,48岁的李先生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被家属紧急送至南通六院。急诊内科接诊后,随即联系神经内科会诊,经诊断,李先生为急性脑梗死。
PS:当天20点到达医院时,李先生距离发病已3.5小时,即将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发病4.5小时内)
时间就是大脑,争取最短时间恢复血管畅通!

▲DNT是指从患者发病入院到静脉溶栓的时间,DPT是指从患者发病入院到股动脉穿刺成功的时间
急诊科迅速开启生命绿色通道,给予静脉溶栓后(DNT时间20分钟),随即快速到达DSA室,行大血管评估(DPT时间35分钟)。
脑血管造影显示病人大血管未见异常,评估静脉溶栓效果后,在右侧颈内动脉再次给予局部区域内溶栓。
术后,李先生言语不利和肢体功能较先前有所好转。
家属回忆,李先生曾有血糖异常史,但并未用药(到院抢救时,血糖值为7.86mmol/L),偶尔还会饮酒,事发前曾在室外冷风中作业。
神经内科(一)王洪亮主任介绍,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部位,它的发病与肥胖、精神压力大、情绪激动、气候变化、三高、长期抽烟喝酒、久坐不运动和高盐高脂饮食等风险因素有关,同时具备上述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会使得脑卒中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像李先生这种有糖尿病史,又没有做过任何治疗的人群要当心。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或糖尿病病程较久的话,极易出现糖尿病慢性病变,如血管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
尤其在冬季,早晚温差大,对于脑血管本就存在问题的人而言,极易造成局部血流不畅,促发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脑梗死。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残疾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脑卒中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越好!当出现口角歪斜且不对称、单侧肢体无力不能平举、言语不利等症状时,要把握好发病后的黄金“静脉溶栓时间窗”,及时、就近前往综合性医院就诊,并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加恢复机会,提升预后和生活质量。
在这特殊时期,为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全体医务人员克服困难、挺身而出,互相扶持、互相补位,奋战在一线,展现了白衣战士的勇毅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