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南通六院疑难肺病科二病区收治了一位从外院转来的患者——57岁的李先生近2个月因咳嗽、气喘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治疗后病情一直未能好转,气喘反而越来越严重,经朋友推荐来到了六院。
入院时,李先生胸闷、气急明显,远远地就能听到喘鸣音。进入病房后,他马上挪到了阳台上,说病房内太闷,喘不过气来。
“李先生平时身体健康,结核病史2个月,从外院胸部CT报告看,肺部病灶并不严重,也没有心脏、哮喘等基础疾病病史,他的症状实在难以解释。”
我心里充满疑惑,回到办公室后,又仔细查看了李先生带来的胸部CT,发现虽然他的肺部病灶不广泛,但气管内可见一肿块,管腔有狭窄,分析他呼吸困难应该与之有关。
随后,我们立即给李先生进行血气检查,氧分压为70mmHg
(正常范围:80-100mmHg),科内集体讨论后决定先为他进行胸部CTA,如未见明显血管,便准备气管镜下探查、了解肿块的性质,如能镜下治疗当即治疗,从而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胸部CTA的结果发现,李先生气管内肿块进一步增大,管腔狭窄只剩缝隙。“如果不做气管镜,患者会因肿块继续增大而随时有生命危险”“肿物在气管内,气管镜操作时间会很长,普通麻醉可能患者不能耐受,建议使用喉罩麻醉,风险会减小”……疑难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麻醉科的医生们围绕患者病情,制定了多种预案,并和李先生女儿进行了充分沟通。
2月21日11:30,一场紧张的救治工作在南通六院有条不紊地展开。手术由疑难肺病科副主任医师明湘虹主操,王肇华主任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史广林主任在旁指导。
气管镜下只见气管距离隆突约10cm 处有两枚基底部较宽的粉红色新生物,大小约2*3cm,触之即出血,管腔重度狭窄(约75%), 另外在左主支气管下段也可见约2cm 大小的新生物,管腔狭窄,气管镜不能进入。
▲术后,患者的气管管腔明显扩大
医生立即予以
电凝、圈套、钳夹、APC等联合治疗,顺利切除患者气管内肿块,管腔明显扩大。13:00手术结束,患者返回病房。苏醒后,李先生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我能顺畅呼吸了,你们很了不起!”在一旁的女儿也激动地说:“本来我们已经准备去上海治疗了,
但看到你们那么认真组织讨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商量后还是决定留了下来,看来我们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