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南通六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史广林主任从第十批队员丁勇的手中接下援疆工作“接力棒”,跟随南通援疆工作组远赴新疆伊宁。
援疆已经3个多月,他在那边的工作进展如何?让我们看看从一线发回的报道,通过一组图片了解一下~
以真情奉献践行援疆初心
以笃行实干不辱援疆使命
4月24日,史广林启程奔赴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伊宁,安全抵达后便迅速投入了当地的医疗工作中。
“在南通援疆工作组和卫健委的指导下,第十一批南通援疆医疗队经过前期对伊宁县医疗卫生系统的初步调研,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伊宁县人民医院、伊宁县中医院及各乡镇基层医疗单位。”史广林介绍,援疆3个多月以来,他主要在伊宁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伊宁县中医院心肺病科工作。
充分调研两家医院所在科室情况后,史广林便积极联系“大后方”——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共申请了价值2万元的医疗物资,用于当地科室开展经皮穿刺肺活检、胸腔闭式引流、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内科胸腔镜等技术。
日常工作中,史广林积极参与门诊及病房工作,每日查看疑难危重患者,每周组织全科大查房,对年轻医生进行师徒式手把手带教工作。在史广林的协助下,伊宁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科室通力合作,紧密配合,陆续开展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胸腔闭式引流、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和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等关键技术,为当地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进一步加强通伊两地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在做好临床诊疗工作之余,史广林定期开展科内业务培训,利用网络会议平台,组织伊宁县人民医院、伊宁县中医院以及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三家单位的呼吸内科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培训。
培训采取“线上理论讲解+线下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史广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参训医护人员生动详细地讲解了呼吸机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等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不断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期望可以让伊宁地区更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受益。
培训当天,在史广林的指导下,伊宁县中医院心肺病科实现了院内呼吸机的首例使用,并成功抢救了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史广林表示,该项技术的开展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史广林还积极响应伊宁县卫健委的号召,与南通援疆医疗队一起前往基层单位开展义诊、教学查房等工作。他详细询问病史,个性化提出治疗方案,同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指导合理饮食,叮嘱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受到现场居民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南通医疗援疆专家能来我们这里太好了,不用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大专家的服务。”义诊现场,一位患者高兴地说。
“由于当地老百姓对呼吸慢病的认识严重不足,导致大量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才就医。”史广林希望,通过健康下基层、继续教育班等形式,针对呼吸道感染、哮喘、慢阻肺等疾病进行科普宣传,进一步规范呼吸慢病的防治以及肺部肿瘤的早诊早治。
作为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科主任,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伊宁,史广林依旧牵挂着科内工作。
“出发前,医院给我配置了可以登录内网的平板电脑。”借此,他可以实时了解院内患者的病情,定期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与科内成员交流,进行病案讨论,给予远程指导。当科内医生遇到疑难问题向他寻求帮助时,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都会及时回复,一一解答。离岗不离责,保持和大家并肩作战,他才感觉踏实。
作为援疆工作强大的后盾,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陆小鹏与伊宁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阿·孟克签订了医疗设备捐赠协议、柔性援疆人才交流协议和业务合作协议。
援疆路漫漫,接力新征程。史广林表示,能成为新一批援疆医疗队成员自己深感荣幸,援疆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未来,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当地医院开展呼吸内科相关新技术、新项目,如气管镜代替内科胸腔镜技术,引入治疗型支气管镜开展气管和支气管狭窄的球囊扩张、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架置入、气管肿瘤切除等介入手术,同时协助科室主任加强科室管理,定期组织学习,深化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年轻医生的理论实践水平,进一步增强当地医疗团队的专业素质,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加全面、优质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敬业的服务态度,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践行属于自己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