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疾病常常“相伴相生”
却又势同水火
将患者推向生死边缘的同时
也常常让医疗陷入两难的困境
近日,南通六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遇到了这样的严峻“考验”。
55岁的孙先生(化名)因肺部肿瘤合并肺动脉栓塞,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近日,他突然出现咯血症状,赶忙来到南通六院就诊。
肺栓塞vs咯血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当栓子随血流运行至肺部时,会阻塞血管并引发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一旦发生,往往非常凶险。而咯血同样严重,随时可能威胁生命。在治疗上,抗凝是肺栓塞治疗的关键,可抗凝药物又会加重咯血。
一边是出血需要止血,一边是栓塞需要抗凝,如何在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最佳治疗效果,成为摆在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史广林主任团队经过严谨的分析与评估,决定为患者施行气管镜下肺止血术。在麻醉科、内镜中心的多学科协作下,团队操作精准,经口置入硬质气管镜,保证有效通气的同时,反复负压吸引,清除气道内的积血和分泌物,为后续操作创造清晰的视野。
紧接着,外径仅为3.1mm的超细支气管镜如同一只灵巧的“眼睛”,在错综复杂的气道结构中进一步探查,精准定位到出血点位于左上叶下舌段的亚亚段(LB5ai)。
出血位置明确,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局部喷洒止血药物,有效控制出血,并精准将明胶海绵填塞至出血部位,确保止血效果持久可靠。团队默契配合,整个操作过程一气呵成,成功为孙先生解除“危机”。
技术揭秘
史广林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导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主任
支气管镜治疗咯血
咯血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症,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窒息、休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积血,保障通气,防止窒息,同时寻找出血部位,并且进行支气管镜下局部止血。
硬质支气管镜凭借其大孔径和腔道设计,支持多种操作器械(如吸引器、活检钳、激光设备等)同时进入,末端可与呼吸机连接,确保术中有效通气,为医生提供了更宽阔的操作空间和更高的灵活性。在大咯血等危急情况下,它能够迅速清除气道内的积血和血块,保持视野清晰,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超细支气管镜则以其纤细的直径优势,可深入远端细小支气管,精准定位出血部位。“双镜”联合,还能更精准、高效地定位出血部位,并结合局部药物喷洒、填塞、电凝等止血技术,全面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