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
它的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
更是个“潜伏”高手
什么是“结核潜伏感染”?
结核潜伏感染是指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症状,没有临床细菌学、影像学方面活动性结核的证据。也就是说,只是结核免疫学检查提示阳性,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处于“潜伏”状态,感染者没有活动性结核病的症状和体征,也没有传染性,可以正常学习、工作、生活。
既然不传染,是不是可以不管它?
结核潜伏感染的人一生中发展成结核病的概率在5%~10%。绝大多数人感染结核菌后一般无症状,也没有任何传染性。
⚠️但是当免疫力下降时,这个潜伏的“结核菌”可能就会活动起来,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对于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早预防、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结核病的风险。
“结核潜伏感染”高危人群
1.近期感染的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2.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
3.免疫力薄弱人群:如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矽肺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的患者、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
4.计划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女性等。
如何确定自己是不是“潜伏者”?
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TST(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C-TST(新型结核抗原皮肤试验)等方法进行筛查。若检测结果呈阳性,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需进一步完善胸部影像学、痰病原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以鉴别是单纯的结核潜伏感染还是合并有活动性结核。
“结核潜伏感染”了,要不要“吃药”?
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建议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的结核潜伏感染检测,若发现感染应及早启动预防性治疗,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生风险。
即便是非高危人群,在发现自己为结核潜伏感染者后,也应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此外,即便不需要立即进行药物干预,医生也会提供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帮助患者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预防结核病
从“结核潜伏感染”抓起
南通六院结核潜伏期感染门诊
结核潜伏期感染门诊提供快速检测感染风险、科学评估、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等服务,降低高危人群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风险,减少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病率。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周日(上午)
门诊地址:南通六院2号楼一楼
咨询电话:0513-80886021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