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一定要救救我,什么办法都行,花多少钱都可以,只要能治好,就是砸锅卖铁都行!”这是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得知自己身患恶性肿瘤时最本能的求助。在癌症的突袭下,求生的欲望往往让他们走上过度治疗的误区,期望每项治疗样样俱到,卖房举债、倾其所有也要抓住一切可能的希望活下去。4月15日至21日,第22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记者走进我市第六人民医院专程采访了该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付庆国教授和茅力平副主任医师,希望通过我们的采访,提高全社会防癌抗癌的意识,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能力,消除对癌症的恐惧,科学合理抗癌。
科学合理治疗,需要医患双方互动配合
才能创造希望战胜癌症
“除了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或已经无法实施救治的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都会对我说同样的一句话,希望我用最好最贵的药以及尽可能多的治疗方法去救救他们。甚至有的患者会对我说,付教授,我有个朋友也是这种病,他吃的某某药,做的某某治疗,您也给我试试吧。实际上,作为医生,我跟他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我也希望尽一切力量去挽救他们的生命或者最起码尽可能地缓解他们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我必须根据病人的病情分期、身体承受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综合考量,量身定‘治’,不能千篇一律套用一个方案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方法都给病人用上。即便是最好最贵的药和最先进的手术,也是因人而异的,不是适合于每个人的。”付庆国教授,医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他说,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8年来,接诊的癌症患者数以万计,一些患者因为对癌症的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意识会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主动要求医生过度治疗,认为多多益善,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惜代价去治疗,甚至一些患者认为用化疗、放疗这些贵而快速杀瘤的手段就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付庆国表示,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治疗中晚期癌症必不可少的选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它们却并不适应于所有患者。而且,过度治疗对病情有害无益,尤其是传统化疗药物虽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癌细胞,但要消灭他们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交易”,会带来同时杀死人体正常细胞、快速杀伤免疫力的副作用,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根本耐受不了。但现在医患关系并不十分和谐,某些医生通常在这种形势下也会尊重患者和家属意见,在患者一再主动要求的情况下,给予过度治疗。但诚信行医、规范治疗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当患者或者家属提出过度治疗的需求而医生给予拒绝时,他希望患者和家属给予理解。付庆国举了一个例子,上个星期他给一个直肠癌早期的患者做了手术,根据病理,并无淋巴结和其他脏器转移,依据肿瘤治疗《指南》,术后不需要放疗、化疗,只需定期检查、强化免疫功能就可以了。但家属不放心,问他需不需要再做做化疗,他告诉家属不需要,家属将信将疑。“如果我叫病人术后化疗就是过度治疗,反而导致病人免疫力下降,肝肾功能受损,增加痛苦。”付庆国说。
多科联合诊疗,省时省力更精准高效
能大大减少患者走弯路
老百姓谈癌色变,癌症患者更期待碰到一个好医生,给予正确的治疗以保命,对他们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方向,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治疗效果。“但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存在局部和全身的调控失衡,包括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代谢有关。如果患者就诊时先看内科,可能就先做化疗,如果先看外科,就先做外科手术。更多的时候,他们频繁奔波辗转于各个科室,不断地更换专家,仍没有找到对路,在病痛的折磨下,稀里糊涂地完成治疗,一部分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和最佳治疗方案,带来更大的伤害。”该院肿瘤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茅力平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肿瘤治疗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单一学科治疗肿瘤的劣势也逐渐显现,难以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诊疗策略,也就难以让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茅力平介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的MDT模式已成为常态,2007年,英国还颁布了关于MDT肿瘤治疗模式的法律文件,将其上升到法律高度。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综合医院也纷纷试水这一诊疗模式。“这种多学科会诊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省时省力,而且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情。在我们医院,我们对每一个新入院患者都会实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由外科、内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多个专业科室的专家,针对患者的年龄、体质、心理承受能力、疾病分期、病理特征、肿瘤部位、发展规律及预后,综合分析,展开讨论,在‘消灭肿瘤+调变肿瘤/调变机体’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后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这种方案针对性强,有效率更高,副作用更少,且避免了过度治疗。”
正确面对癌症,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40岁后主动做防癌体检
虽然在老百姓看来,得了癌症就等于得了绝症,但其实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没有正确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肿瘤的定义已经是一个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消灭肿瘤,但可以通过改造癌细胞的生存土壤,割断它们生长发展的环境,使他们停滞恶化,再加上如果患者拥有积极配合治疗的勇气和乐观的心态,完全可以将病情稳定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与肿瘤长期、安全地共存,最大限度地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已经有大约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而剩下的1/3也可以通过舒缓治疗来减少疼痛,人们已经不需要视癌症为绝症。
肝癌康复者王建国今年63岁,已经带瘤生存了10年。现在的他,定期复查,每年适时做生物免疫治疗提高免疫力,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养花种草、骑行远足、跳交谊舞,还成为了南通六院肿瘤康复组织里的志愿者队队长,热心群体抗癌公益,用他的抗癌经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帮助和鼓舞了500多名癌友走出病魔的阴影。他说,“经历了生死劫,更加明白了健康的体质是多么重要。提高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相信医生,调整心态,乐观面对,才是防癌治癌的关键。”
付庆国介绍,肿瘤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探明发生的机制,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吸烟、酗酒、熬夜、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癌症风险。具体来说,霉变的食物因含黄曲霉毒素,易诱发肝癌;腌制的食物因亚硝酸盐超标,长期食用易致癌;长期饮食偏烫,食道黏膜复发受损,也易癌变;偏爱肉食的人患肠癌的比例也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少量肉食者高2.5 倍,患胰腺癌的危险性,也随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绝大多数肺癌患者是由吸烟或被动吸烟引起;长期大量饮烈性酒可以诱发气管癌、肝癌、口腔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因而,肿瘤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大量统计数字表明,我国肿瘤发病率基本上在40岁以后开始增加,因此,40岁以后,人们就要加倍小心自己的身体了,把自己列入癌症“高危人群”,主动在普通的健康体检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一些对于重点脏器的肿瘤检查。目前技术水准不断提高,通过种种手段,绝大多数肿瘤都可以在早期发现并治愈。譬如目前发病率位居首位的肺癌,低剂量螺旋CT就是筛查它的金标准,早期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而早期乳腺癌和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也都超过了90%。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