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癌已经成为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早期肺癌以及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小结节,甚至于微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作为一家有着四十六年呼吸系病诊疗深厚传承与历史积淀的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呼吸健康的医术精进。自2013年11月与国内著名的三级甲等呼吸系统疾病专科医院、全球肺科手术量最大的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牵手合作以来,胸外科团队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以外,朝着更加精准人文的微创领域不断精进:在省内率先开设“肺部结节专病联合门诊”;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开展纯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腔镜手术术前精准定位破解了肺部微小结节手术治疗难题;将MR混合现实“立体导航”精准定位技术率先应用到手术中;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套非接触式手势控制术中影像调阅系统……在创新中一路奔跑,无论是手术质量、技术难度还是手术量均位居通城首位,高居苏中、苏北地区前例。“我们不仅要提供更精准的诊断,更要提供更精准的手术,让病人获得更全面的肺康复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牵手国内顶级肺科医院如虎添翼
手术质量技术难度跃居通城首位
2013年11月,市六院在全市率先接轨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合作,成为分院,聘请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陈昶教授作为胸外科首席专家,从临床诊疗能力、前瞻性技术运用、学术科研、人才带教等多个维度对科室的发展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进行深度对接。
六院胸外科作为医院传统优势学科,自牵手协作以来,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拼命汲取养分,登高而招,加快脚步开拓单孔胸腔镜微创领域,实现了质的跨越。“胸腔镜下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胸腔镜下两肺结节切除术”、“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等多项手术填补了苏中苏北地区空白。许多对大手术惧怕、高龄、低龄、肺功能差的患者,慕名来到南通六院胸外科手术,2017年手术人次达到200余例,无论是手术质量、技术难度还是手术量均位居通城首位。其中南通市区以外的病人占到50%,中央型肺癌侵犯到血管、气管等疑难危重病例以及复杂术式、复合术式比例高达20%,接受上海、南京等大医院回绝的肺癌、毁损肺病人40余例。近80%的微创手术通过纯单孔操作完成,成功为肺部肿瘤、肺部结节、气胸、炎性假瘤、胸腺肿瘤、支气管扩张、毁损肺等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受益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85岁,十余对被查出肺部肿瘤的父子、母女、兄弟、兄妹因认可和信赖而先后在微创胸外科手术。
沪通多学科专家多对一联合围诊
为疑难复杂肺结节患者明确诊断
2017年11月22日一大早,一名50岁左右的男人搀着一位老人神色凝重地走进六院二楼“肺部结节专病联合门诊”诊室,手里拎着几袋影像片子。他是带着72岁的母亲来找专家寻求治疗意见的。老人在两年前被确诊为中晚期肺癌,接受了手术治疗以及后续的综合治疗后,病情一直比较稳定。一周前,老人在一次例行的胸部CT检查中,医生在她的肺内再次发现了结节。男人心急如焚,连忙预约了六院22日的肺结节专病联合门诊。沪通多学科专家们在仔细阅片和讨论后认为,老人全身情况良好,肺内的结节从影像学上看考虑是炎症性的肉芽肿可能性大,并非癌症复发转移,不需要进行抗肿瘤治疗,只要进行随访观察即可。听专家们这么说,男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再三道谢,老人家也激动不已。出诊室时,男人一如来时,贴心搀着母亲,走到门口,他再次回过头对着专家们说了声“谢谢”。
范岗主任介绍,近年来,早期肺癌以及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小结节,甚至于微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但它们的性质或者说恶性概率的鉴别诊断却十分困难。一些患者常常辗转多个科室甚至多家医院问诊,却得不到明确的诊断,在手术还是等待的艰难抉择中惶惶不可终日,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基于此,2015年9月,医院在过去推行会诊制的基础上,在江苏地区率先开设“肺部结节专病联合门诊”,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陈昶教授领衔,会同本院胸外科、肿瘤中心、呼吸内科、疑难肺病科、放射影像与介入治疗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为疑难、复杂、多发肺部结节患者提供多对一联合围诊,隔周五定期开诊。对有特殊需求的患者,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迅速集聚周彩存等国内权威肺部肿瘤及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开诊27个月以来,已经为1300余名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的疑难复杂病例患者提供了全面、科学、合理、规范的专家联合会诊和治疗,并将服务延伸至会诊后的影像建档、定期随访、初期干预、手术治疗、康复指导全过程,致力于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围手术期一体化全程跟踪康复
使患者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
2017年9月5日,54岁的肺部肿瘤患者冒女士在康复科心肺康复团队的指导下,学做心肺康复操,并试着吹用来帮助肺复张的气球。“你看,你每天都有进步哦,气球越吹越多。”康复科王俊杰主任查房时笑着说。是的,冒女士自己也发现,恢复得越来越好,气球一次比一次吹得大,气儿一次比一次足。看着床头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她喜不自禁,她知道自己已经将病魔远远抛在了身后,真切地得到了新生。
就在9月1日,她刚刚接受了胸腔镜下肺部肿瘤切除术,不同的是,她的这例手术因为在术中引入了混合现实MR“立体导航”技术,因而填补了苏中苏北地区空白。那天,微创胸外科骨干胡学飞博士在为她进行手术时,戴上了一个神奇的黑色头盔,冒女士的血管、气管、静脉、动脉、胸廓等组织瞬间被放大数十倍地立体“悬浮”在面前,切多少、切到哪里一目了然,不仅减少了正常肺组织的损伤,而且一些变异的血管被提早发现,避免了经验操作的误导,减少了出血和不必要的损伤。
王俊杰主任曾在意大利、美国、埃及、波兰等地工作学习,她将世界各国在康复治疗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人文理念融入到临床康复工作中,博采中西康复养生精华,自创了一套心肺功能康复操用于像冒女士这样肺部手术后的患者心肺康复,近期还将面向全市的心肺疾病患者和中老年朋友推广。六院胸外科范岗主任介绍,虽然目前胸腔镜下的肺部微创手术被规模化开展,然而,胸腔镜的微创不只是体现在切口的大小、数量的减少上,还体现在整体的微创上,能否在根治的前提下更加精准地切除病灶,最大限度地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肺部组织,保证更多呼吸功能,并给予术后完善的心肺康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正因为精准的定位以及术中精准的切除清扫,以及整个胸外科医护团队、康复科心肺功能康复团队对患者术后的呼吸情况、心肺功能的全程跟踪,观察处理、康复训练的及时、到位,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期、术后胸管拔除平均时间、住院日期均大大降低,大幅度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努力提升内涵实力鼓励千帆竞发
85后医生研发出国内首套新系统
随着高精尖手术的不断突破和疾病谱的不断扩大,市六院微创胸外科团队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支持下,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实力,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开拓视野,在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之外,鼓励团队医生千帆竞发,大胆开拓。每次的病例讨论会,范岗主任总是提倡大家踊跃发言,鼓励争论,提出问题和见解,探讨解决办法,使团队迸发集体超凡的能量和智慧。除了重视施伟荣、聂立深等中坚骨干的胸外微创技术精修磨砺外,范岗主任也尤其重视年轻团队的成长锻炼,厉传艺、西尔都是师从陈昶教授的优秀研究生。
1986年出生的厉传艺,这个对任何事情都有着深入思考、善于吸收营养自我成长的年轻人,不仅专业功底扎实,悟性高,而且动手能力强。他在参与了百余台手术后敏锐地发现,由于一些肺部结节病灶小、位置深,虽然有术前穿刺定位的辅助,但在手术时为了保证切除位置的精确,主刀医生仍需要反复浏览患者的CT影像。但术中主刀医生需要戴着手套保持无菌操作,无法用鼠标来阅片,指挥他人帮忙操作又难以调整到自己想要查看的位置,很容易就移过了要看的位置;如果脱了手套自己操作,还得重新洗手消毒戴手套上台,不仅造成了物资消耗,更重要的是延误了手术甚至是争分夺秒的紧急抢救时间。为此,他与上海一家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历经2个多月,研发出国内首套非接触式手势控制术中影像调阅系统。术中,通过隐藏的摄像头让计算机识别双手的形状,通过建模还原双手的手势动作,定义相应的操作,使得主刀医生能在戴着手套、不用鼠标的情况下就可自如翻阅、放大、缩小影像,问题迎刃而解。这套新系统将使得更多肺部疾病患者乃至各类手术患者受益。
借助与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协作优势,市六院近年来围绕提高肺部健康意识、改善呼吸健康质量、提升呼吸诊疗水平,联合上海、南通呼吸学界开展了各类肺部健康义诊筛查及学术交流活动,从2013年开展关爱肺健康公益活动,为全市1200名的哥的姐免费检查肺功能,到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四年举办呼吸病学术年会、肺部结节(肺癌)诊疗新进展与胸腔镜技术上海名医大讲堂、肺部肿瘤和呼吸疾病诊疗新进展名医讲堂,并发起成立“南通地区肺结节诊疗联盟”,关爱百姓呼吸健康的脚步从未停止。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