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 南通市卫健委直属公立三级医院
· 全国人文关怀示范医院 急救电话:0513-80886205;服务热线:0513-80886688
南通六院举办第四轮临床发展能力与临床发展支持能力评估答辩会
发布日期:2019-03-31 13:43:00


  晒出学科发展“成绩单”

  “大考”之后再出发

  3月28日-29日下午,我院举办2018年度临床发展能力、临床支持能力评估答辩会。来自呼吸内科、微创胸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等17个临床专科负责人以及影像、超声、病理等5个临床支持专科负责人对照评估标准,分别从临床诊疗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学术影响力、社会认可度(群众满意度)、 支持服务能力与水平、质量安全管理等多个维度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阐述,并就专家组提问进行答辩。

  交“答卷”:台下实干多,台上底气足

  近年来,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立足高远,把建设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标志的内涵建设上来,在全市率先开展临床发展能力、临床发展支持能力、护理发展能力建设,通过鼓励创新、强化保障,绩效引领,积极推进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同时,通过和上海和省内名院的全方位深度对接,在快速提升专科技术的同时,也给学科发展带来更先进的理念、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优质的平台和丰沛的资源。

  本次会议,是2014年临床发展能力启动以来的第四轮评估。正是这种持之以恒、循环改进的临床发展能力、临床发展支持能力建设,医院在学科水平和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培育发展了一批市级医学重点专科、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创新团队和临床医学中心,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同时,在医院优质服务上不断为自我加压,将“全人医疗”、“全科医疗”、“精准医疗”、“整合型医疗”与“智慧医疗”引入医疗服务,完善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进一站式医疗服务,加强健康联盟和医联体建设创新协同,致力打造人文六院品牌。

  “中心化建设”、“临床康复融合”、“多维度协作”、“智慧医疗辅助诊断”、“三四级手术占比”、“区域影响力”这些关键词在汇报和提问交流中被频频提起。专家提问犀利深刻,主任“应考”自信从容。


  临床专科:借风扬帆,奋力远航,以务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各临床专科瞄准集成医疗发起集群攻关,整合相关学科和技术优势,积极鼓励开展适宜前瞻技术,培育发展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临床重点建设单位、医学创新团队,相继开展了ESD内镜下消化道早癌剥离术、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介入治疗术、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埋藏式心脏起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全脑血管造影术、经皮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5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更好地提供优质、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临床支持专科:有为担当,努力奔跑,以协同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影像、超声、麻醉、检验、病理等临床支持科室等在医院的支持下,2018年新增两台CT、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乳腺钼靶)等大型仪器设备,引入人工智能肺小结节辅助诊断系统等智能软件,配合呼吸内科、微创胸外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肿瘤治疗中心、消化内科、妇产科等科室开展了DSA下中晚期肺癌介入术、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无痛支气管及胃肠镜内镜治疗、肺部小结节术中快速冰冻诊断技术等一系列临床辅助新技术新项目,更加紧密地联系临床各科室,常态化参加院内MDT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从技术团队、服务能力与水平、质量管理等多方面对临床诊疗业务开展提供诊断、治疗等技术与服务的多维度支持。

  教科研取得长足进步

  2018年发表论文101篇,其中SCI篇10篇;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31项,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2项;在研省市级课题20余项;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引进博士以及三级医院高层次人才10余名。

  学术交流精彩纷呈

  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2场,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5场,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6场,院级学习班22场,上海名医大讲堂2场。

 

  亮“短板”:自我找“病因”,领导开“药方”

  学科评估不只说进步,讲亮点,更需知不足,找差距,想出路。汇报中,各科室主任不回避、不遮掩,结合各自实际,讲问题,找短板,讲打算,寻支持。

  知之愈明,行之愈实。一个个问题的剖析,一条条深入的点评,既让与会科主任感受到了压力,更让大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在听取各科主任的汇报和答辩后,金琰斐院长结合大家的交流发言进行了点评,对各位主任学科发展有担当、对事业发展有规划,对未来发展有自信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表示,汇报评估不是终点,不是目的,是一个阶段工作的自我评价和清醒认知,是持续推动学科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深入推进在更高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金琰斐院长还诙谐地引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古典哲学命题,对如何筑牢学科建设之基,精准把握学科建设方向作了细致全面的解读,进一步启迪各学科思考自身学科的发展方向、寻求适合自身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全院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他说,临床发展能力和临床发展支持能力历时这四年来,虽然各个学科起点不一样,但大家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通过对接上海、技术创新、协同配合、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具体措施的落地,有许多优秀的专科脱颖而出,也有不少专科为后续发展也积累了后劲。医院的顶层设计和平台搭建、配套保障很重要,但是各个科室有计划、有目标的的稳步落实更重要。

  对六院的未来发展来讲,持续深入对接上海名院是提升临床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技术科研是主体,管理是重点,在前进中需正视前方的各种艰难险阻,正确看待当前的各项临床发展能力引导措施,正确引导各项要素、资源整合,高度重视对接上海名院技术科研的同质化和本地化,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保证临床发展能力良性发展。

  连续两天的述职评估,与会各科主任感受最深的依旧是“责任”二字。

  今年花胜去年红,料得明年花更好。“大考”之后是知不足、找差距、增信心、重实干后的再出发。

  当下,站在三级医院的新起点,我院将更加致力于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高度重视对接上海名院技术科研的同质化和本地化,采取综合措施推动技术科研的不断传承、不断独立、不断深化、不断出新,加大力度为发展临床能力搭建高效优质平台,加强科室管理和临床发展能力建设的公益性,加快省市级重点专科和人才培育力度,抓好临床发展能力、保障医疗安全,加强行风建设同步推进,努力建设高质量三级医院。

  ~ END ~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 址: 南通市永和路881号 咨询电话: 0513-80886688、0513-80886699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