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更好地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4月9日至10日,南通六院举办了“科学抗帕 不再惧‘帕’”关爱帕金森病患者系列公益活动,通过入户探访、专家义诊、科普讲座等多元化形式,为帕友及家属提供全方位支持,传递温暖与希望。
上门探访,医患沟通零距离
老人家,最近恢复得咋样?
服药时间要相对固定,中饭和晚饭如果吃得比较早,可以改为饭后1.5小时服药。
走路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地面,要目视前方。
我调整了脑起搏器输出的电流,您站起来走走,感受一下是否适应。
您家人有我们医生的电话,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
……
4月9日下午,南通六院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带着起搏器程控设备,入户走访了两位曾在医院接受过脑深部电刺激术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医生细致了解了他们居家康复锻炼及生活情况,给予日常保健、科学用药、生活饮食、康复锻炼等方面指导,并为他们调整了脑起搏器参数,确保老人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71岁的朱老和66岁的程老病情类似,都是八年前开始左侧肢体不自主抖动,并逐渐出现身体僵硬、动作迟缓,起坐翻身困难等症状,药效控制时间逐渐缩短。
“现在恢复地很不错!术后我身体抖动和僵硬明显减轻,现在能自己吃饭、走路,胃口也好很多了,体重比之前还增加了10多斤。前一阵散步,周围邻居看到我,说我压根不像得过帕金森病。”程老欣慰地说道。
科普答疑,携手抗帕点亮希望
4月10日下午,南通六院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团队组织开展了帕友交流会暨联合义诊活动,筑起帕友医患深度交流的暖心桥梁。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围绕今年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就帕金森病患者术后规范减药及程控要点、科学药物调整、步态及吞咽训练要点、晚期居家护理注意事项、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开展科普讲座,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帮助帕友们系统掌握疾病知识,树立科学规范的治疗理念。在场帕友们专注聆听,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要点。
随后,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专科护理等多学科专家为帕友们提供免费义诊咨询。专家们细致查体、评估病情,了解帕友们的身体状况,包括近期饮食、睡眠、运动等,针对帕金森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耐心地答疑解惑,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出精准的用药指导和康复建议。现场还发放了《帕金森病健康关爱手册》及握力器等小礼品。
义诊现场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第二大退行性疾病,中老年人多见,临床症状逐渐进展、加重,其病程发展缓慢且不可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南通六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团队领衔专家陈普建表示,帕金森病虽然不可根治,但通过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显著提高。未来,医院将发挥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优势,继续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需求,持续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加强国际前沿技术学习与引进,为更多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全面、系统、高效、精准的诊疗方案。
南通六院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团队
南通六院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团队采用全方位、综合化的治疗策略,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团队遵循“早期识别+系统评估+综合治疗+全程管理”的治疗原则,致力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提升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
团队由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帕金森病诊疗专家陈普建领衔,涵盖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专科护理、疼痛科、中医科、营养科、药剂科、医学影像科、麻醉手术科等多个科室,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从早期筛查到病情评估、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术后个性化程控、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护理照料等在内的全周期健康诊疗服务。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